Readventurer

重新出发去冒险, 在郎飞结与地壳的起伏山峰

飞翔的鸟插图。

太阳的距离.


不得不说, 由于陷在人工智能心理学这个框架内, 近年来的我的视野变窄了, 所关注所了解的领域几乎都是意识, 心智相关的内容. 这样有专注的好处. 却也导致有些许井蛙.

今天去军事博物馆参加了一个活动, 前东家举办的一期科普, 其中西南研究所的研究员科普了一下可控核聚变的知识. 这正好是几天前一个朋友推给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

可控核聚变在近年的一些科幻电影中都有涉及, 最知名就是钢铁侠胸口的那个方舟反应堆. 钢铁侠的装甲的超能力几乎全赖于此.
可控核聚变分为重核聚变和轻核聚变, 流浪地球中烧石头所采用的重核聚变. 而目前直接主流研究的似乎是轻核聚变, 也就是从海水中分离出氘和氚, 然后聚变成氦和中子并释放出能量的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之所以振奋人心, 原因是这项技术是一项极为根本的基础技术, 有人曾把文明根据地域的活动范围进行划分.
首先是基于身体可运用的能量, 一个人大概也就能在几十公里的范围之内活动.
其次是农耕文明, 能够集合团体的力量, 其极限大概能够在行星的范围内活动. 比如哥伦布.
再次是化学能文明, 在这个文明程度上, 可以最近到达行星的卫星, 比如月亮.
然后就是聚变文明了, 掌握了聚变文明之后, 基本上在恒星系内的自动迁移和环境改造就没有太大了问题了.

有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宇宙这么大, 如果有其他的星际文明的话应该就已经发现过地球并留下过活动的痕迹, 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却缺少这类证据, 有一种解释就是认为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道关口. 而每一道关口的失败都会重启或者毁灭文明. 这其中, 大分子的形成是一道, 生命的出现是一道, 智能的进化是一道, 如果这些都不算难的话, 那么文明免于内斗而毁灭自身也是一道(想想古巴导弹危机), 或者说, 技术的理论制约可能也是一道.

假想一个文明的中曾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那么一个恒星系中就将留下这个文明的大量痕迹, 而且它将向更广大的太空发布更多的信号. 这无论如此与当前这种great slience的宇宙景象不符.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实验成功之后, 本来大家以为可控核聚变技术会像裂变技术一样, 很快走向民用, 但是事实上却发现可控核聚变非常难. 就目前我了解到的知识而言.

实现可控核聚变首先要让实验的温度达到聚变条件, 这个温度大约是千万度的级别, 与之相比, 地球上金属的最高熔点也不过上千度.

就算达到了这一温度, 这些如何约束这些高能粒子在反应堆内长期稳定的运行则是更困难的问题.

今天的讲座中提到, 实现高能粒子的运行约束, 已知的大约有三种方法. 首先是像太阳一样, 通过重力来把粒子约束在周围, 这在地球上显然不可能达到, 其次就是使用磁力约束和激光约束, 激光约束我还不太了解, 磁力约束就是把高能粒子放置在粒子加速器中, 进行加速并通过磁场约束在圆环形的管道中.

解决了约束问题, 管道中的粒子还必须有足够的密度, 这样才能够有足够多的碰撞机率, 从而产生足够多的反应次数.

而这一点也导致了我们目前的核聚变的温度实际上比太阳温度还要高, 太阳温度大约是一千五到二千度, 而我们的实验室温度实际超过1亿度.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太阳内部的粒度密度足够大, 而实验室中的管道内的粒子密度远远小于太阳, 因此反而需要更高的温度使得粒子拥有更高的能量来进行反应.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我对此也一知半解, 倒是在了解这一领域的时候, 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观察.

在知乎讨论核聚变中频繁提到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这本书, 举这本书是想说明, 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是有限的, 就像美国当年搞出原子弹, 但是没过多久苏联就也做了出来. 抛开间谍之类的考量, 很大程度是信心的问题. 或者说信息的问题.

面对一个未知的科学领域, 没有人有信心或者有决定去进行投资. 毕竟投资是要看到回报, 对于过于渺茫的回报, 谁也不会任性的把钱扔赶紧去打水漂. 就比如你现在去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基金声称自己要搞强人工智能, 只怕科技部会非常慎重, 一来是你的资质不一定过关, 二来是大家都不知道强人工智能能不能搞出来, 还面临哪些技术问题, 在这种未知的情况下, 投资的回报比是不确定的, 所以投资人(政府)总有两个选择, 投资与撤资.

但是一旦一项技术有人做了出来, 而且还足够重要, 那么投资人就倾向全力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 大家就只有如何解决某个技术问题这一个选项. 当你知道一道题一定是有解的时候, 你就更容易把它做出来. 而当一道题没有人做对的时候, 你会经常怀疑是不是题目出错了.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关于非技术因素对技术因素的制约的.
同样是在知乎, 无意间发现了一篇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太阳的距离>, 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就假设了中国独立搞出了核聚变为背景, 来假设国际之间的博弈. 其中重点解释了石油美元霸权.

因此在书中, 核聚变的研发在造福人类之前, 先导致了一波更严酷的中美冲突. 这样的设想并非无稽. 在很多情况下, 东西是好东西, 但是也是由正确的人来做, 否则不如把好东西毁掉这种想法其实也是非常广泛.

有趣的是面临这样的情况下, 似乎心理中的自我实现放在国际博弈中也属于同样的结果, 你认为对方是这样的人, 会这样做事, 你以相对的行为来看待对方, 最后对方也确实这样行事了. 很难说这是对方一成不变原本如此, 还是对方被你的看法和观念塑造成了这个样子.

今天时间比较紧, 最近写的东西都比较流水帐, 还要多学习一个. 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