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venturer

重新出发去冒险, 在郎飞结与地壳的起伏山峰

飞翔的鸟插图。

妄议韩寒的文化现象


今天本来说好要看论文的,但是今天有程序上线,花了一些时间和功夫,又下雨不能带包带电脑,因此论文是论文看不成了。不过仍然可以回去看几眼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前天和人说要写我的心理学女友,回头发现不对啊,这女心理学家比男的少多了,现在心头能想起来的,如果把萨提亚这种扔开不算,就剩卡伦霍妮了。

 
 

女友真是很难写的样子。需要调研与复习自己之前 看过的资料才成。

 
 

写了这么长,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难不成谈罗永浩和王自如。

这个还确实可以谈一谈,关于伪君子的问题。

前天和人聊韩寒,就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了,韩寒像个天才,他自己的三重门中曾经写道这世界不需要全才,只需要人才,说全才是人中之王,而全才根本没有,所以需要把王字拿掉,我们只要人才。

 
 

可是韩寒自己的经历却仿佛正好印证这句话的错误,你看他轻而易举,粉丝数第一,作家收入排行榜第一,赛车全国金奖,时代周刊封面,韩三篇一出,知识界文化界甚至娱乐界成为焦点,直欲把中国改革进程向前推进十年。然后从一个到后会无期,无论到那里都是理所当然的热点。

 
 

这岂非正是一个人中之王。

 
 

我是韩寒的,所以本文所剖析的以下文字同样适用于自己。

其实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意义不大,我现在现在不喜欢做这种宏观视角的分析,宏观视角固然是个好事,可是如果做不好微观的事情,空谈宏观,谈些完全在自己控制和把握之外的事情,也殊无意义。

权当吃饱饭没事的时候的闲聊吧。

 
 

借用豆瓣红人叔的一句话:我随便说说,你可别当真啊。

韩寒的走红,正集中体现着一代人的心理特征。

韩寒是怎么走红的,从三重门,到赛车手,从新浪博客第一,到韩三篇竞相争阅,上海钓鱼执法,抑制家乐福,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时候,韩寒似乎走上了顶峰,他身上集中着政府与民众,知识分子与娱乐圈,洒脱任意与成功,作家与赛车手等各种放在其他地方完全不可调和,但在他身上却浑然天成的平衡。

 
 

如果询问一个喜欢韩寒的人,他喜欢韩寒那一点。想来不少人会告诉你,是他的真诚,本真。

 
 

然则除了真诚之外,韩寒的走红,其实有些更有意思的地方。

看到韩寒采访的人,并一定能鲜明地感出他身上的锐气,他更像一个很羞涩的大孩子,纯真而本然地讲着自己的事情,与整个世界相对抗,但是却并不着力。只是自然地存在就构成对世界运动规则的一种挑战。

也因此,韩寒从叛逆开始,但是却他的叛逆却一直都在主流的叙事环境下,他的叛逆并不如某些敏感的公知一样,刺刀见血地触动当权者的龙鳞,而他的名气又有力地给了他一层比别人更多更强的保护罩,于是曾经有一段时间,韩寒的博客经常在新浪上发布之后立马被删,然后开始在其他途径开始更大规模地流传。

 
 

韩寒也举重若轻地游走在与女明星的一些绯闻之间,时不时登上娱乐版头条,这对于其他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不可想像,而同样对于其他的明星而言,如此建言时事而全身可退,也是天方夜潭。

 
 

这种跨界的魅力,多样的魅力,以韩寒与羞涩而本真的表现交织在一直,正好映照出八零后的集体焦虑感。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也带来了韩寒无可比拟的成功。

八零后这一代人,所成长的环境正是中国社会理想的最低谷。在他们之前,共产信仰还深深地烙记在七零后的心中,在九十年代末那场运动中,七零后所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家国在我,天下有责的观念。

然而当坦克辗过之后,一场清洗运动,一场场严打,新闻联播中出现的各种认罪画面,一下子把人们的信仰打到低谷,家国的认同感一旦丧失,正好又逢邓公南巡,发话改革继续,这一打一扬,于是一种无序的市场就在神州大地全面地展开了。

然而与互联网时代相比,八零一代所成长所处的环境仍然不失为单纯和简单的,他们所受的教育,所接受的理念中的世界,仍然是一个有序的道德世界,无论是金庸小说中,日本动漫中,政治课本中,八零后所接触的世界,远远不如在他们之后的一代人所接触的价值观更为复杂。

在八零后简单的尾巴上,他们一朝长大,才发现自己面临是与前代后代相比都更加严酷的环境,商业文化已经全面树立,价值观的多元也已经成为主流,笑贫不笑娼成为时代的一种大行规则,而他们面临的更高的房价,待赡养的更多的老人,不断变化的政府政策,从而成为社会进步中被阵痛掉的一代人。

 
 

成年后面对现实对成功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单纯简单的成长过程中对理想的追求,成为八零后身上鲜明的代际烙印。

 
 

在这一点上,韩寒走上了神坛。

八零后中许多的文化现象,都与这种成长的纠结有关,无论是悟空传,大话西游,还是武林外传或者是爱情公寓,这其中的主格调,要么是有道德的真诚的人,轻松地在成功的物质基础上活出人性(这代表着他们满足),或者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中挣扎,痛苦纠结(这代表着他们的反思与不甘),或正或反,都没有脱离这个母题。

(而反观再早之前的流行小说,红岩也好,第一次握手也罢,都与大时代息息相关。成长不是理想与现实的纠结,而是个人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融入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去。)

 
 

韩寒之所以成神,是因为他满足了八零后身上的双重需要,即道德的需求和世俗成功的需求。

所以喜欢韩寒的人会非常看重说韩寒的叛逆,真诚,与黑暗面的浑不吝,讽刺挖苦。没有这些,韩寒不过是像郭敬明一样的一个面目可憎,表情猥琐的”成功人士”,或许有时心向往多,却发自内心地对其嗤之以鼻。

但是有了这些,韩寒就是八零后,一个完美的心理投射。一个完美地鱼和熊掌和兼得之的典型范例。

 
 

而九零后,或者零零后,或者并不会对这种纠结有多少同感与体会。原因是他们成长的环境就是一个价值多元的世界,在他们那里,一个转身的成本,要比八零后要低得多。

 
 

这些道理,说来好像也很浅,然则韩寒的存在却意外地成为一个所谓的灯塔或者榜样,他挟亿万粉丝之力,去证明这种两难命题的可调和性。

然后这样成功的例子,也许仅韩寒一家而已。再进一步说,韩寒此人,到底如何,路金波这样的商人,其中怎么对韩寒进行包装和操作,韩寒和其圈子中的朋友,行事能到底如何,谁也无法说清。

我也并不认为韩寒就真的可以保持这种本真,只因他的本真,早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事情,他的周围有太多的亲友,客户,伙伴不允许他失败,不允许他失去本真的姿态。在这样复杂的关系下,本真二字,若真还能保持得了,那么就是其他人联手欺骗了韩寒,如此,我只能怀疑韩少的智商。

 
 

当然,这样的诛心之论,文章写出来,也只能证明笔者的猥琐,小人,嫉妒与无能。只因这世界的运行规律,笔者也不敢说明了于万一,也许,确实存在着第三条道路,使得这世间存在着两全之法,不负投资人,也不负本心呢。

我确实怀疑得紧。

 
 

商业自有商业的逻辑和伦理,看过黑镜的人也许对这个恐怖的消费时代会更有了解。当对这个消费时代的愤怒,也可以被消费的时候,神坛上摆放的,除了物质,早已经一无所有。

说到底,人性早已经被消费所胁裹。

能以一种姿态而独立超脱成自由的。就算真有,也只韩寒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