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venturer

重新出发去冒险, 在郎飞结与地壳的起伏山峰

飞翔的鸟插图。

那些信与不信的 之一


上午整理完屋子,朋友又在群里聊关于信仰的事情。谈了一会居然想到好久不想起的那个人。一时心中好生地五味杂陈。

 
 

这些话题仍然过大,在此也只是一个话痨的臆语。我随便说说,你不必当真。

 
 

接触得宗教不多,勉强来说,可能对道教,佛教,基督教略有些了解。所谓宗教,总是寻求一种超越性,出世自不必说,就算入世,也要在尘世琐碎的事情中寻找到一种抽象出来的,超越具体是非的永恒的原则。

所以大致来说,宗教是对永恒的追求,而永恒的,自然是不变的,恒定的,绝对的。

 
 

一、神需要是抽象的存在么

  • 对于追寻真理者

    宗教本身也许并不一定需要是抽象的,可惜这世界具象之物,无不如风流花落,盛衰无常,所谓永恒,也只有寄身于抽象中之,在思想的疆域,在假想中的一个不变的时空中,才能拔得头筹。

     
     

    然后神到底需要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么,祁克果曾经这样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我能客观地抓住上帝,我就不会相信他了。但正因为我无法如此,所以我必须信他。如果我希望保守我的信心,我必须时时紧握住客观的不确定性,以便让我即使在七万叶深的海上,仍能保有我的信心”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参照《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那部电影,我一直坚信,如果上帝站在我的面前,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失去所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可以使用感官,理性去把握往他,那么此刻,这个上帝,与外星人何异,人类在假想中对待美人鱼,或者是外星人,是以一种分析的姿态来对待,因为无论这些生物有多么神奇,他们的总归是理性可以把握的东西。而若理性可以把握,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击我们将其放在实验室中,拿起解剖刀和显微镜,去看看眼前这个宽厚慈祥的男人,为何可以永生,为何拥有神力。

     
     

    也就是说,如果上帝是理性可以把握和确定的,那么他一定会在同时从信仰的领域退却。

    如果上帝是一个现象之物,那么我们使用现象的规律去理解他,便理所当然。

     
     

    所以中世纪流传一句格言:”我信,因为它荒谬(credo quia absurdum)”

 
 

  • 对于功利主义的信仰者

    然而这样的思考是对追求真理者而言,对于这世间功利主义的信仰者(如因要避免下地狱,如信了基督会成为一个好人,如基督教的团体很温暖,如基督教信仰能够挽救无信仰的中国,如信了基督能治病),或许,上帝一次肉身的显现,一次神迹,更能坚定他们的心灵,更能使他们回应这世间其他的质疑与冲击,从而使得他们信心万丈,一往无前。

    无论是法轮功、三赎基督、东方闪电、全能神,不都是要造出一个肉身可显现的神灵出来么。这肉身可显现的神灵对于大多数而言,是信仰的原因,是动力和理由。

     
     

  • 从心理学的角度

    然而这一切若使用心理学的理论来看,则是另外一种场景。

    在此谈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很著名的一个理论”认知失调”。此理论相信大多数童鞋也比较熟悉,然而这个理论却是在提出之始,就与宗教息息相关的。

    1956年,费斯汀格出版其著作《当预言失灵》,认知失调理论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芝加哥有一个UFO宗教团体(Seekers),该教派的领导人声称接受到外星人发来的讯息,说在19541221日那天,地球将被毁灭,而只有信仰该教派,才会得到外星人的拯救。

    在末日那一天,该教派的成员们聚集在领导人的家中,沐浴更衣,然后等待着被UFO的降临,期间信徒们频繁地接受到来自天外的讯息,比如一名女教徒在地板下发现一小块锡片,这是外星人在提醒大家,身上不能带任何的金属制品,于是男信徒拔下自己的腰带的皮扣,女信徒则忙于将胸罩的金属环用力扯下。

    而门外是看笑话的各报纸和媒体,电视转播车转播着这个屋子里发生的事情。

    转眼时间到了,而窗外夜色寂寂,星空黯黯,一切都不曾发生。

    有些信徒开始失声痛哭,有些则呆若木鸡。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天之后,教徒们开始变成,一项新的认知出现了:”由于我们的虔诚,外星人刚发来信息,他们决定饶恕这个星球”,之后,教徒们一下从打击中恢复过来,然后积极地媒体联系,更加热情地进行传道活动。

     
     

    我们一定要统一自己的认知,而无法接受其中的冲突。

    当发生的事情,自己已有的认知完全不协调,而自己又确实做出了不一致的事情时,最合理的就是,让认知去跟从行为,然后改变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其实事件是这样的。

    更高的自尊。更积极的态度。新的非理性认知。

    未尝不好,不是么。

    也许五千年的圣史,道成肉身,出埃及记的神迹,就是这样被人们所相信的。

    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认知失调感,往往陪随着人的自我形象的损害。同时认知失调,会导致明显地生理唤起状态。

    是欤,非欤?

     
     

想谈的东西有很多,开一个专题吧。

所以你看,在哲学,事物呈现的面像,和在心理学中,事物呈现的面像,竟然会如此不同。

“因为荒谬,所以相信”—-祁克果

“认知不协调导致生理唤起,和自我形象的损害”—–费斯汀格

 
 

说得是同一件事情。

这世间人心的奥妙,真是玄微得紧。

你选择那一种解释。是你的自由。

其实无所谓对错。

和个体的幸福相比,那些相对的真实,又算的了什么。

所以若面对墨菲斯时,红药丸和蓝药丸,你到底会吃什么,吃什么是道德的,是合理的,其实也是无解得紧。